背景颜色:              
颍东区建置沿革
发布日期:2018-05-02 10:56  供稿:单位管理员  来源:颍东区政府  阅读次数: 次
字体【
分享到:

颍东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东部,南依颍河,与颍州区、颍上县相望。北跨茨淮新河与利辛县接壤,东临乌江,与颍上县和利辛县毗邻。西与颍泉区的阜阳北站和伍明镇为界。面积685平方公里,耕地56.16万亩,人口约65万人,辖8个镇、1个乡、3个办事处,101个村委会,22个居委会,1643个自然村。

颍河流域历史久远,开发较早。大约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颍河沿岸的先民,便在这块大平原上沿河的台地上生活和定居,并逐步形成了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、渔猎为辅的原始部落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历史演变,2500多年前便由聚落形成城邑,乃至建为部落(小)国之都。自周之后,乌江、颍河等河川交汇处的阜阳城区范围和江陂、张家湖附近(即今口孜镇与枣庄镇交界的八里湖、港湾、洪沟沿一带,靠古清丘城遗址),成为历代王、公、侯、伯的食邑及县、郡、州、府的治所,几乎代无虚廓。

夏代,颍河中上游皆归豫州,颍东区地域属豫州所辖。商代,今阜阳之地属淮夷虎方,乌江下游慎邑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,这时的颍河流域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冶金工艺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。商纣王曾封梅伯,于今阜阳市区境内建立梅伯国。

做为行政区域的地名,阜阳在西周初,康王姬钊封功臣、舜后陈满后裔于此,称为胡子国。颍东区现辖区域隶属胡子国。东周敬王2 5年,即鲁定公15年(公元前495年),楚国灭胡子国,俘获国君豹,颍东区之地归楚。颍河北岸建立的城邑有慎(今颍上县江口孜北面古城村,如今这里北枕济河,西临乌江古河流),今颍东区杨楼、乌江和老庙三个乡镇属慎所辖。

秦置汝阴县在今阜阳市区泉河北(即今颍泉区泉颍街道办事处古城村),属陈郡(治所在陈,即今河南省淮阳县),颍东区归汝阴县管辖。

西汉时,置汝阴都尉于今颍泉区泉颍街道办事处古城村,置慎县于今颍上县江口集北面古城自然村,属豫州刺史部(治所在谯)汝南郡(治所在今河南省的上蔡县)。今颍东区杨楼、乌江和老庙三个乡镇属慎县所辖,其他区域属汝阴都尉管辖。汉高祖6年(公元前2 01年),刘邦封开国功臣夏侯婴于汝阴县为汝阴侯,食邑6900户,即含现今颍东区之地域。

王莽建立新朝时,改汝阴为汝坟,改慎县为慎治,颍东区归属依旧。东汉时,恢复西汉时期建置旧称,并在颍河流域有所增加建置,但汝阴和慎阳仍属豫州刺史部汝南郡(治所移于今河南省的平舆县)。颍东区归属依旧。

三国时期,颍河流域属魏。仍置汝阴、慎县等7县,属豫州汝南郡(治新息,即今河南省的息县)。颍东区归属依旧。

西晋置汝阴郡,辖8县,属豫州。泰始元年(公元265年),司马炎封其叔司、马骏于汝阴为汝阴王,封陈温于慎县为慎子。汝阴与慎以乌江为界,今颍东区归汝阴王所辖。太康元年(公元28O年),司马炎封其子司马谟于汝阴为汝阴王,足见对这块富庶之土的重视。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二年(公元308年),匈奴主刘渊封其子刘景于汝阴为汝阴王。

东晋十六国时,战事纷争,国家分裂,群雄割据,建置混乱。东晋南迁后,境内地属后赵。汝阴地当南北要冲,又有淮、颍诸河交通之便,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因战事频仍,人口流亡,成和2年(公元327年)前后,后赵石勒政权保留汝阴郡,郡下废县。成康3年(公元3 37年)石虎封其子石琨为汝阴王。永和5年(公元349年),晋将褚裒率兵3万伐赵,收复汝阴之地,不久又丧失。

前燕代后赵,太和元年(公元366年)前后,境内仍仅置汝阴郡,郡下无县。前秦灭前燕,太元7年(公元382年)前后,境内仍仅置汝阴郡,郡下无县。

南北朝时期,汝阴之地初属南朝宋。宋永初2年(公元42 1年),侨置楼烦县(原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内)于慎(今颍上县江口集北面古城自然村),属豫州管辖。北魏始光(公元424年~42 7年)初,封孔昭为汝阴侯。北魏和平2年(公元461年),拓拔嗣封其弟拓拔天赐为汝阴王。

南朝齐建元元年(公元479年),萧道成黜宋顺帝刘准为汝阴王。第二年,北魏步骑2 0万南侵,占领汝阴。太和20年(公元496年),拓拔元宏封拓拔景和为汝阴王。永元元年(公元499年),南齐伐北魏,收复汝阴。同年,北魏卷土重来,再度占领汝阴。

南朝梁天监7年(公元508年),梁攻克汝阴故地,封刘端为汝阴王。侨置“双头郡’’一汝阳弋阳郡,辖汝阴县。又置颍川郡,仅辖一个许昌县(今颍东区口孜镇康桥行政村西古城孜自然村)。所谓“双头郡”,实际上一个治所。一个官员管两郡,有时郡县同在一个土城内。

北魏孝昌4年(即武泰元年,公元528年),北魏再次攻进汝阴故地,改置颍州,这是历史上首次使用颍州地名。

隋文帝开皇3年(公元5 8 3年),于汝阴故地置颍州。炀帝大业3年(公元6 07年),废州,行郡县制,改颍州为汝阴郡,辖汝阴、颍阳、青邱(今颍东区口孜镇康桥行政村西古城孜自然村)、颍上、下蔡(今淮南市凤台县)5县。今颍东区之地域属汝阴、青邱两县管辖。

唐初称汝阴郡,武德4年(公元62 1年),置信州(阜阳城)、青邱(今颍东区口孜镇康桥行政村西古城孜自然村)、永乐(阜阳城西闻集镇附近)、永安(阜南县永安店)、高塘(临泉县高塘集)、沈丘(今临泉县城)、汝阴、颍阳、颍上等县,今颍东区之地域属汝阴、青邱两县分辖。武德六年(公元623年),改信州为颍州,撤高塘、永乐、永安3县入汝阴县。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,又撤沈丘、颍阳、青邱等4县,并入汝陌县。同年,全国设1 0个道,颍州属河南道,辖汝阴、颍上、下蔡3县。

五代十国时期,本地域先后分属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皆称颍州,沿袭唐朝设置。

宋开宝六年(公元973年),置颍州,辖汝阴、万寿(今太和县原墙集)、沈丘(今临泉)、颍上四县,属京西北路(治西京,今河南省洛阳市)。今颍东区地域属汝阴县管。

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,因战乱侵掠,人口亡散,蒙世祖忽必烈撤汝阴、泰和、颍上、沈丘等县,并县入州。至元8年(1271年),蒙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,颍州隶属元河南行省汝宁府(今河南省汝南县)。辖沈丘和颍上两县。

元至正11年(1351年),刘福通在颍州东乡的白鹿庄(今枣庄集北白木桥附近)发动农民起义,于颍州柳沟(治所先后在今颍东区的公平集和枣庄集)组建红巾军,攻打颍州东门。随即破颍州,继而往南,焚颍水县(今阜南县地理城),又攻下朱皋镇,并分兵连陷上蔡、罗山、确山、舞阳、叶县及汝宁、光州、息县等地,从者如流,众至十万。公元1355年,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小明王,彻底动摇了元朝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。由于元军多次围剿,颍州各县名存实亡,人口大量流散,耕地荒芜。

明朝建立,颍州辖太和、颍上两县,属南京(又称直隶省)凤阳府管辖。颍东今口孜镇、杨楼乡、老庙镇、乌江乡属颍上县,其余乡镇隶属颍州管辖。洪武元年(公元1 368年),在颍州设军事机构颍川卫,属河南都司,形成了军事、行政两条线管。洪武4年(公元1 37 1年),封傅友德为颍国公,洪武35年(公元14 02年),封王佐为顺昌伯。景泰2年(公元1 4 5 1年),封杨浩为颍国公,天顺元年(公元1 4 5 7年),封朱子埯为汝阴王。

清顺治二年(公元1645年),清军攻占颍州,颍州辖太和和颍上两县,属江南省凤阳府管辖。雍正13年(公元1735年),颍州升为颍州府,附廓置阜阳县,直属安徽省。颍东区地域当时称阜阳县的东乡。但需要说明的是,清朝时期,现颍东区辖域,仅有老庙集附近有些村庄属颍上县管,是颍上县插入阜阳县的一块属地(祥见道光《颍上县志》),其余皆归阜阳县所辖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,废州府存县,阜阳县直属安徽省。1914年,省下增设道一级行政机构,阜阳县属安徽省淮泗道(道尹驻凤阳)。1932年废道,在阜阳设置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辖阜阳、亳县、涡阳、蒙城、颍上、太和6县,至1940年改称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

1948年,阜阳全境解放,建置阜阳专员公署,辖阜阳、亳州、凤台、涡阳、蒙城、颍上、阜南、临泉、太和9县及阜阳、界首、亳州3市,隶属皖北行署(驻合肥)领导。现颍东区辖域,一直归阜阳县管辖。当时,县下设区,今插花镇和冉庙乡归属王老人集区,正午乡、老庙镇、枣庄镇、口孜镇、袁寨镇、杨楼乡和乌江乡隶属洄溜集区管辖。

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1952年,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,阜阳专员公署属安徽省人民政府,辖阜阳、亳州、风台、涡阳、蒙城、颍上、阜南、临泉、太和、界首1 0县,现颍东区辖域,一直归阜阳县管辖。当时颍东设有茨河区(辖辛桥、洪山和颍河以东等周围乡村)、洄溜区(辖袁寨集等周围乡村)、正午区(辖枣庄集等周围乡村)、口孜区(辖杨楼孜等周围乡村)、插花区(辖冉庙及赵店和高集等周围乡村)和胡集区(辖乌江和老庙集等周围乡村)等七八个区。1958年,阜阳县在现颍东区范围内设置城关、插花(辖冉庙、正午、赵店等周围乡村)、老庙(辖枣庄集、王胡同等周围乡村)、口孜(辖杨楼孜等周围乡村)、袁寨(辖洄溜集等周围乡村)5个人民公社。

1961年至1962年,阜阳县划小公社,公社之上建区,公社以下仍划分生产大队和小队。1965年,建置利辛县和阜城镇,今颍东区辖域,分别归阜阳县和阜城镇管辖。1969年,阜阳县进行了撤区并成大公社。1975年12月在阜城镇的基础上建置阜阳市(县级市),1979年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,并再次划小公社,社上建区。除原老庙区变成枣庄区,区政府驻在枣庄集外,其余和1962年相同。1983年,撤销人民公社、生产大队、生产队建置,改建为乡(镇)政府、村委会和村民小组。1992年,撤销阜阳县和阜阳市,重新组建阜阳市(县级市)。1996年,撤销阜阳地区,设立地级阜阳市。同时撤销县级阜阳市,设立颍东、颍州、颍泉三个区。

颍东区现辖枣庄、插花、口攻、老庙、袁寨、乌江、杨楼、正午8个镇,冉庙1个乡和新华、河东、向阳3个街道办事处。境内文化古迹有北照寺、袁寨程文炳故居、口孜刘伶墓遗址、清真寺、青丘古城遗址等等。

阜阳市颍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 主办  阜阳市颍东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 承办
地址:阜阳市北京东路216号  电话:0558-2319006  传真:0558-2326419  邮编:236000  邮箱:dzzwb@yd.gov.cn
皖ICP备13001372号-1  网站标识码:3412030012  皖公网安备34120302000022号

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  (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 IE8.0版本浏览器)